綜合智慧能源業務發展現狀及前景

綜合智慧能源服務是近幾年在能源領域逐步發展起來的新業態,集成了多種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一方面以用電側為主要場景,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提升中小企業參與的程度,展現出開放、共享的能源特征;另一方面有利于打破不同能源品種間的行業壁壘和技術壁壘,激發能源市場服務能力。

綜合能源業務模式目前多種多樣,行業整體處于發展初期,各種理念和實踐手段豐富多樣。九洲集團的環境綜合能源業務是以生物質能源為主,風光能源為輔,集供電、供熱、制冷、供汽、水處理為一體的區域性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稍偕茉淳哂芯偷厝〔牡奶卣?,并不像煤炭石油天然氣那樣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可再生能源廣泛存在于自然界,而且種類豐富,不同品種之間可以耦合互補,構成區域性的新型能源生產和利用系統。在雙碳目標下,以市縣區為單元的區域性的綜合能源改革至關重要,鑒于城市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占總碳排放的60%左右,城市/地區的低碳發展促進全社會低碳化最有效的途徑。環境綜合能源業務通過種類豐富而且廣泛存在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統籌規劃,通過“熱電汽聯供,源網荷聯動,發儲用聯調”,實現地區能源智能升級、低碳優化和能效提升,進而實現碳中和。

image.png

行業發展趨勢

伴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興起,能源種類和利用方式呈現多樣化、屬地化發展;同時科學技術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得能源從生產、輸送、使用和管理上具備了進一步綜合統籌的基礎和需求,向著智能互聯、多能互補、因地制宜的綜合利用模式升級。

2020年1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426號文),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補貼的上限,即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或自并網之日起滿15年,之后項目將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由此生物質發電相關補貼的退出機制基本落地。9 月 16 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發布《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本次方案對生物質發電項目運營的總體要求,新增項目補貼申報條件、工作程序、納入規則及未來生物質發電政策方向作出引導。為應對政策變化,行業積極發展生物質熱電聯供項目,該模式可以彌補國補退坡的影響,保證項目盈利水平同時帶來更加良好的現金流。預計未來五年頭部企業整體供熱規模有望再上一個臺階,盈利質量有望進一步改善。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能源壓力越來越突出,節能減排作為一項長期戰略和任務,使得我國節能服務行業潛力巨大。根據“十三五”節能環保規劃,到2020年節能服務業總產值或達6000億元。此前,總書記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 25%,控制碳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綜合能源服務作為能源與節能服務的再升級,在能源體制變革、“碳中和”目標明確、技術發展等背景下,有望在“十四五”期間進入快速成長期。據國網研究院測算,2020年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潛力在0.5-0.6萬億元之間,2025年在 0.8-1.2 萬億元之間,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35年或將達到 1.3-1.8萬億元,市場空間將充分打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三级